广州市林业园林科技推广服务平台

2024-01-06 16:22:59查看: | 收藏本文

eudynamys_scolopaceus_1.jpg


【鸣叫播放】


【中文名】噪鹃

【拉丁名】Eudynamys scolopaceus

【别名】栽秧雀、哥好雀、嫂鸟、鬼郭公、婆好

【英文名】Asian Koel

【分类】鹃形目 杜鹃科 噪鹃属

【外形特征】雄鸟通体乌黑泛幽蓝色金属光泽,下体泛蓝绿色;虹膜血红色,啄淡土黄色,基部较暗,脚蓝灰色。雌鸟上体、翼和尾为深褐色,密布阵列状的白色星斑;下体颏至上胸黑色,洒有明显的白斑,其余下体为白色,具黑横斑;脚为淡绿色。幼鸟通体暗褐色,上体微具蓝色光泽,翼和尾上覆羽具白点,下体胸以下布满白色横斑。

【地理分布】分布于孟加拉国、不丹、文莱、柬埔寨、中国、印度、印度尼西亚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马尔代夫、缅甸、尼泊尔、阿曼、巴基斯坦、菲律宾、新加坡、斯里兰卡、泰国、越南。

【生活习性】噪鹃华南亚种为中国北纬35°以南大多数地区,夏季繁殖鸟;噪鹃海南亚种为海南岛的留鸟栖息于山地、丘陵、山脚平原地带林木茂盛的地方,稠密的红树林次生林森林园林及人工林中。一般多栖息在海拔1000米以下,也常出现在村寨和耕地附近的高大树上。多单独活动。常隐蔽于大树顶层茂盛的枝叶丛中,一般仅能听见其声而不见其影。若不鸣叫,很难发现。噪鹃是一种专性巢寄生鸟类。常见的寄主有家鸦,家八哥和棕背伯劳;在中国噪鹃巢寄生多记录于香港,其寄主有黑领椋鸟、喜鹊、黑脸噪鹛和红嘴蓝鹊,在四川也记录过噪鹃寄生红嘴蓝鹊的案例。

【保护现状】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;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——无危(LC)。

【文化价值】噪鹃叫声洪亮,可以帮助人类进行环境的监测。某地迁徙或繁殖的噪鹃数量突然减少迁徙路线改变,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周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、栖息地遭到破坏,致使生存空间缩小、食物匮乏。噪鹃多活动于树木茂盛的地方,人类可根据其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的变化等来监测环境。